首页 > 扶贫 > 正文

安徽泗县:巩固脱贫成效 决胜全面小康

作者:管理员 | 时间:2020-12-20 15:32:01 | 来源:本站
 

QQ截图20201216092938.jpg

走进安徽泗县瓦坊乡,居民房屋错落有致,水泥道路笔直通畅,干净整洁的新农村鸟语花香。近年来,泗县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实施精准帮扶,着力从产业覆盖、就业帮扶、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巩固脱贫成果,奋力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建为基点,引领基层组织“强”起来。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以“五面红旗”为引领,发挥“旗牌星”联动的工作效应,激励广大干群干事创业热情,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精心抓组织,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以来,全乡组建了124个网格疫情防控点,1000多名党员带头值班值守,积极开展人员摸底核查,入户开展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凝心聚力共克时艰,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注重抓头雁,提升组织带动能力。积极培养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更新村书记后备干部人才库;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对村支部书记集中轮训,举办村书记擂台赛,组织村书记到外地观摩学习,对村“两委”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并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打造“互联网+智慧党建”平台,提升带头人的能力。

 QQ截图20201216092922.jpg

产业为支点,引领乡村经济“活”起来。积极发展瓦坊乡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布局,以产业为支撑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注重做强龙头,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做强做大做优乡村企业,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就近就业。通过申报,陡张村德强农业蔬菜基地、张楼村岳场村润丰鹅业产业基地已升级为市级龙头企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以果蔬、畜禽等产业为主导,持续推进张楼村花卉苗木基地、吴宅村南美白虾基地等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因户就业创业,引导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成果。 

环境为焦点,引领乡村面貌“靓”起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打造“人美环境美”的生态布局,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继续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今年以来,瓦坊乡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2万吨,清理村内塘沟78面,清理村内淤泥5万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万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3200人次,开展环境整治宣传教育3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全年环境整治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公厕144座,自主建设公厕204座。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乡村发展。投资210万元建设的应宅客运综合服务站已投入运行,切实保障群众绿色、方便、快捷出行。覆盖陡张村、苌圩村、郭集村的2.4万亩高标准农田治理项目正在实施。全长11.8公里,投资1.3亿元的彩虹大道北延线竣工运行,打破了瓦坊地域偏僻制约发展的瓶颈。投资7200万元建设4.6公里环线路,彻底解决了瓦坊集镇环行阻塞问题。投资762万元建设4公里的村村通道路已竣工通行。全乡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给全乡6万多群众增添幸福感,更吸引了更多的人返乡创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相关新闻

  • 国家乡村振兴局 《乡村振兴志愿者帮扶案例(2021)》开始征集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志愿者帮扶案例(2021)研究项目”,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负责组织开展,面向中国地区从事过脱贫攻坚和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的机关单位、科研院校、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志愿服务组织或团体和志愿者个人团…

  • 西海固首个“亿元村”杨郎村的丰收密码

    “中国农民丰收节”临近,杨郎村老支书曹辉和新支书王伟伟“师徒俩”又坐在一起,掰起指头盘算起村里今年的收成。传统产业酿酒、铸造表现中规中矩,新兴产业网纹瓜和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曹辉算着算着一拍大腿:“今年全村产值4亿元,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问题不大!”这个西海…

  • 乡村振兴看新疆|农业采摘园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

    央广网和硕9月3日消息(记者 李昊轩)近年来,新疆巴州和硕县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旅游为目标,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着力打造种植、品尝、旅游、娱乐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采摘园,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金钥匙”。休闲观光采摘园…

  •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红气球”挑战赛在贵州长顺神泉谷成功举办

    8月27日,“红气球”挑战赛(长顺神泉谷站)在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神泉谷景区成功举办。来自80支队伍的396 名队员在徒步运动中学习应急救护技能,在团结协作中参与公益慈善、感受人道情怀。此次活动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贵州省体育局、贵州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黔南州文化广电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