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冷板凳”

作者:田京京 | 时间:2020-12-24 9:31:32 | 来源:公益扶贫网
 

一只小小的蚂蚱本无关痛痒,可聚集多了便能“兴风作浪”,最终酿成一场可与旱涝齐名的自然灾害——蝗灾。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蝗虫为何能够聚群成灾?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其归结为“天灾”。通过潜心钻研,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带领团队终于将“凶手”缉拿归案,获得了国内外权威专家高度认可。而他们16年如一日致力于蝗虫成灾相关机制研究,为人类粮食安全锲而不舍地努力,堪称“板凳甘作十年冷”的典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至今清晰记得这样一幕:多年前,康乐等人大箱子小箱子地把蝗虫从野外搬回实验室里,其中辛劳不言而喻。“这项重大成果是康乐团队长期坚持的结果。”陈宜瑜评价说。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难。在很多人眼里,坐冷板凳意味着被边缘化,从此远离名誉地位,与孤独相伴,是迫不得已、不求上进的无奈选择。殊不知,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只有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迎来柳暗花明。从一生执着于青蒿素的屠呦呦,到与火药纠缠半个多世纪的王泽山,再到一辈子只做超导一件事的赵忠贤……回望这些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科学家,倘若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恒心与韧劲,没有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高贵品格,就不会有后来的一鸣惊人,以及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

  再看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平均为11.4年,从结题到提名间隔4.4年。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的话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有着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能否成功捕捉到这一科学灵感,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如果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换句话说,这种“偶然的机遇”通常只会垂青那些追求真理、踏实苦干又守得住初心的科研工作者。

  当然,把冷板凳坐热,不仅需要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们继续传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隐姓埋名、久久为功的科学家精神,也需要社会各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资金、政策支持,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更多有志于探索未知世界且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在科学海洋里快乐遨游。

相关新闻

  • 快手发布“互联护苗2025”专项治理报告:处置违规账号1860个

    9月25日,快手发布“互联护苗2025”专项举报行动公告。期间,平台重点受理涉未成年人各类举报投诉,累计处置有害信息18.8万条,处置违规账号1860个。  此外,在“互联护苗202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项举报行动期间,快手上线#护苗育心童创未来#话题,浏览量超过2.9亿次。…

  • 抗战精神照亮青春之路——河北工大新生吕昭霖的特别“成人礼”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礼炮轰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8月23日,已经成功举办第三次阅兵演习。在观礼人群中,一位年轻的面庞格外引人注目——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吕昭霖,作…

  • K歌录制、音乐弹幕、AI美音……回森音乐黑科技来袭|k歌|乐队

    8月30至31日,一场专为年轻人打造的音乐盛宴——“回森音乐成都制噪局”,在成都潮流艺术地标东郊记忆火热开启。这场由回森主办的音乐派对,不仅是一场音乐爱好者们的音浪狂欢,更是回森AI美音黑科技的一次精彩亮相。回森诞生于2021年,是快手旗下面向Z时代用户的一款以技…

  • “原力派发酵功能饮品”新品发布会盛大举行!

    2025年8月16日,以“创新引领、共启未来——内卷时代的破局之道”为主题的“原力派۰发酵功能饮品”新品发布会,在晋中召开。这次会议由现代发酵技术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山西道蓝集团联合主办。来自业界、媒体等100多位嘉宾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同步在线上直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