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信息

揭秘亚运首金背后的故事,邹佳琪邱秀萍做客快手《冠军来了》

作者:魏勇 | 时间:2023-9-27 11:32:33 | 来源:公益振兴网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9月24日,杭州姑娘邹佳琪和韶关姑娘邱秀萍默契配合,勇夺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杭州亚运会首枚金牌。首金归属历来备受关注,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持权转播商及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短视频分享台,快手当晚就邀请到“琪秀”组合做客《冠军来了》直播间,与亿万用户分享夺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首金得主分享夺冠心情,大心脏都来自日常训练

亚运会运动员访谈类节目《冠军来了》,是快手特别打造的金牌运动员赛后访谈,希望让老铁近距离感受金牌选手的力量与荣耀。第二期节目,杭州亚运会首金得主邹佳琪与邱秀萍空降直播间,就向观众展现了不一样的冠军搭档组合。

谈及亚运会与其他大赛的区别,两位小姑娘都表现出大心脏。她们直言,成绩来自日常的训练,保持平常心、认真对待比赛,心态上没什么不同。其中,邹佳琪出生于杭州桐庐县,家门口就是富春江支流,而亚运赛艇比赛恰好在富春江举行。对这片水域,她的熟悉程度不言而喻,无形中也形成一种心理优势。

对于竞速项目,冲线瞬间最为激动人心。在家门口拿下宝贵的金牌,是邹佳琪一直以来的心愿,所以她全程都保持警惕感,最后一秒更是充满无尽的力量。提起这一刻,邱秀萍的欣喜之情也溢于言表:“划的过程在全身心投入比赛,过终点线‘嘟’的一声时就特别开心和激动,因为可以升国旗、奏国歌啦!”

赛艇姐妹花谈生活趣事,见到父母之后惊喜落泪

水上项目是浙江和广东的传统优势项目,2001年出生的邹佳琪和1999年出生的邱秀萍,刚好符合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浙粤配”的经典配置。这对年轻组合配对两年,经过世界杯、世锦赛等大赛洗礼后越发成熟,不仅技术特点上刚柔并济、优势互补,日常生活中也形影不离,形成了极佳的默契度。

在“老铁说”转盘问答环节,金牌小将与主持人现场热聊MBTI,分享了像闺蜜又像家人的日常。两人“IE”搭配、干活不累的互补性格,相互体谅、从未吵架相处模式,让直播间观众高呼“羡慕”。作为资深美食爱好者,邹佳琪还计划带搭档邱秀萍吃遍杭州,这番诚意更是让屏幕前的快手老铁垂涎三尺。

训练之余,两位新生代运动员有着同龄人一样的青春活力,听喜欢的歌、追喜欢的剧、看喜欢的明星。其中,邱秀萍是王鹤棣的迷妹,邹佳琪喜欢周杰伦。王鹤棣曾在快手《打球嘛朋友》第一季担任常驻嘉宾,周杰伦更是在快手拥有其唯一的中文社交台账号,因为这份关系,主持人还鼓励她们勇敢“追星”。

亚运健儿的突破,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夺金后,邱秀萍一直用目光寻找父母的身影,邹佳琪只能通过视频与父母分享喜悦。为给邹佳琪一份最好的礼物,快手将她的父母请到直播间,这位坚强的女孩瞬间惊喜落泪。而佳琪爸爸抚摸着金牌,举手投足既是满满的骄傲,也是对女儿与队友双手布满老茧的心疼。

多维发力共享体育盛事,点燃全民亚运观赛热情

为让更多人共享体育盛事,快手在杭州亚运会期间通过覆盖全场次赛事点播、推出多档自制节目、打造创意互动玩法等方式,从赛事、内容、互动、技术上多维发力,为观众带来更多视角、更加立体的全景式观赛体验。一方方小屏幕,将让每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拥抱热爱,让体育魅力走进更多用户日常。

亚运赛事逐渐进入白热化,中国队已开启金牌收割模式。上快手搜索「冠军来了」,不仅可以与冠军们近距离互动、倾听夺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还有亚运吉祥物和运动员签名等多重好礼等你来抢哟!


相关新闻

  • “秦声万里·益暖人心”,快手“益起携手”公益行动为银龄群体送上秋日温暖

    2025年重阳节期间,由快手公益联合快手新知、壹基金共同发起的“秦声万里益暖人心”安万公益活动在陕西省延安市冯庄村慈善互助幸福家园举行。活动邀请快手戏曲达人安万作为公益伙伴,为当地敬老院捐赠了过冬棉服、食品粮油、辅助器具及演出道具等物资,并现场带来秦腔公益…

  • “炬光”教育公益奖评选开启 将于12月上旬颁奖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马广志 张素)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教育公益力量“点亮”无数人生的可能。近日,“炬光”教育公益奖评选开启。  据知,这一全国性教育公益奖项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指导评选。该奖以“发现并赋能引领性的教育公益实践”为使命…

  • 当比较成为利刃:青少年心理危机下的家长反思与利他精神的救赎

    一则四川青少年恶性案件的热搜,让 “青少年心理健康” 再度成为热议焦点。当人们习惯性将问题归咎于学校心理辅导缺位、社会支持不足时,我们更该直面一个被忽视的真相:家庭,这个本应是心灵港湾的地方,有时正以 “爱” 的名义,悄然催生着心理的阴霾。那些 “你看人家…

  • 京哈高速上的这场车祸,测出了公益的真心与演技

    近日,京哈高速一起交通事故在摩托车骑行圈及社会舆论场引发热议。21 岁骑手 “山海” 正常行驶时遭恶意别车且对方肇事逃逸,却因经验不足在维权中陷入被动。  事件发酵后,各方反应各异:有机车企业负责人义愤填膺的 “口头声援”,也有公益组织脚踏实地的系统性驰援。…

返回顶部